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咨询电话:15129845510(微信同号)
在孩子近视防控的征程中,家长们总是充满疑惑与担忧,尤其是当孩子刚开始近视,面临要不要在写作业时戴眼镜这个问题时,更是一头雾水。富平泽明眼科医院深知家长们的困扰,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剖析这一关键问题。
一、揭开视力调节的神秘面纱
首先,咱们得弄懂几个至关重要的概念。通常情况下,人们日常习惯的阅读距离大概在 33cm 至 40cm 这个区间。从理论上讲,为了能清晰地看清书本上的字,当阅读距离为 33cm 时,人眼需要使出 3.0D 的调节力。然而,人都有“偷懒”的天性,如果用七分力气就能搬动物体,自然不会用十分,眼睛的调节也是如此。实际上,很多人在 33cm 的阅读距离下,可能只需动用 2.5D 的调节力就能看清,这就产生了实际动用调节力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,在眼科临床中,我们将其称为“调节滞后”。这种状态下,最清晰的图像所在位置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,这对近视进展的控制极为不利。从临床干预的角度出发,所有的干预手段都应围绕改善调节力和调节灵活度、减少调节滞后展开。
二、低度近视孩子写作业戴镜指南
回到孩子写作业到底要不要戴眼镜这个焦点问题上,答案并非简单的“戴”或“不戴”,而是要依据具体情况细致分析。
1. 对于调节力量欠佳、调节灵活度不足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而言,看近时务必戴上眼镜。因为若此时不戴镜,眼睛为了看清近处物体,会过度疲劳,进而导致调节功能进一步弱化。并且,这类孩子还必须同步配合专业的调节力训练,双管齐下,才能有效防控近视发展。
2. 而对于调节过于紧张甚至出现调节痉挛的患者,看近时可以暂时不戴镜。此时,应让眼睛充分放松,多眺望远处,舒缓眼部肌肉的紧绷状态。必要时,还可在医生指导下,考虑使用一些睫状肌麻痹剂来助力调节放松。
3. 还有一类孩子,看近处存在外隐斜、集合功能不足的情况,这部分近视患者其实占比居多,他们在看近时必须佩戴眼镜,以此来辅助眼睛正常聚焦,减轻视觉疲劳。
4. 与之相反,对于看近存在内隐斜、集合功能过强的患者,看近时可以适当减少眼镜度数甚至不戴镜。不过,具体减少的度数需要依据每个人看近时的眼位精准确定,绝不能随意为之。
三、打破近视戴镜误区,关注视力发展
在与众多家长深入交流后,我们发现,在孩子近视尤其是佩戴眼镜这件事上,错误观念和认知屡见不鲜。实际上,这些错误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视力的发展轨迹。有些家长纠结于眼镜对看书、写作业这类看近行为到底有无必要,还有眼镜到底该一直戴还是按需佩戴,争议不断。
曾有研究将近视的孩子随机分组,一部分阅读时不戴眼镜,另一部分一直戴眼镜。结果令人警醒:两组孩子的近视情况都在加重,而且不戴眼镜的孩子近视恶化速度更快。这表明,一旦近视发生,无论看书时戴不戴眼镜,若不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,近视大概率都会加深。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眼部肌肉持续紧张,又得不到及时放松,疲劳感加剧,视力自然容易下降。尤其孩子的视力尚处于发育阶段,变化更为明显,而成人视力相对稳定后,变化就没那么显著了。总体来说,看书时戴眼镜通常会更好一些,但仍需结合个人情况具体判断,只要眼睛感觉舒适,便是相对合适的选择。毕竟,近视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眼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,致使屈光度不断加深。所以,低度近视孩子看书时,在某些情况下不戴眼镜也是可行的。
四、日常学习护眼宝典
除了关注戴镜问题,孩子平时看书写作业时,如何保护眼睛同样不容忽视。富平泽明眼科医院为您送上贴心护眼指南:
1. **光线照明有讲究**:学习时,光线最好从左侧投射而来,尽量避免从正前方或右侧采光。使用人工光源照明时,若室内环境与书本作业面的亮度反差过大,极易引发视力疲劳。所以,夜晚学习时,除了开启台灯照亮书本,室内还应再开一盏小灯,柔和光线,减小明暗对比。
2. **选对光源很关键**:相较于荧光灯,白炽灯作为一种暖光源,光线柔和且稳定,色温接近自然光,在这样的光源环境下学习,眼睛不易产生疲劳感。学习时的照明度建议达到 200 勒克司(Lux),为此,40W 以上的白炽灯较为适宜,且左侧光源距桌面 30 厘米为佳;若使用 60W 的白炽灯,则距离不超过 50 厘米。同时,务必避开眩光环境读写,因为眼睛直视任何光源都会遭受眩光损害,像直射的阳光就绝不适合阅读和写字,桌面和白纸反射的眩光也会加重眼睛负担。
3. **选好书本助护眼**:儿童使用的书本,若纸张不够白、油墨不够黑,字的对比度就会降低。孩子为了看清,就不得不将书本移近,眼睛需要频繁调节,疲劳感便会加重。所以,在为儿童挑选教材、书本、幼儿读物时,要优先选择印纸质量、印刷质量上乘的品种,尤其是彩色印刷、字体较大的制品,更有利于呵护孩子的眼睛。此外,看书时间不宜过长,一次以 40 分钟为宜,每次看完休息 10 分钟以上,可以眺望远处物体,做做眼保健操,让眼睛充分放松。
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始终致力于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,希望家长们能充分了解这些知识,与我们携手,为孩子打造清晰明亮的未来视界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