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平泽明:成人配镜常见误区解读
在日常的眼科诊疗工作中,我们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发现,许多成人在配镜这件事上存在不少误区,这些误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家的视力健康。今天,就由我们专业的眼科团队来为大家一一剖析。
误区一:成人视力已定型,无需特别保护
这可是个极为普遍却又危害不小的错误观念。在我院接诊的众多成年近视患者里,高达 90% 的人都抱有类似想法,他们觉得成年了,角膜基本稳定,视力不会再有大变化,只要戴上眼镜能看清就行,根本无需特意保护视力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与青少年相比,成年近视患者验光的频率低、主动性差,连续疲劳用眼的情况却更为突出。要知道,视力保健是贯穿一生的大事,成年后配了眼镜,更要时刻留意对视力的呵护。务必养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,像遵循 20 - 20 - 20 法则,即每看电子屏幕 20 分钟,就远眺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地方,持续 20 秒,切不可等到视力明显下降了才追悔莫及。
误区二:眼镜不坏就可以一直使用
不少成年近视患者配镜后,就把眼镜当成了 “终身伴侣”,非得等到镜片磨损得看不清、镜架断了才肯更换,定期验光复查更是抛诸脑后。实际上,镜片作为矫正视力的关键部件,在日常使用中会逐渐出现磨损,还可能氧化发黄,这些问题都会削弱其光学矫正性能,让眼睛更容易疲劳。而且,成年人的近视度数并非一成不变,随着年龄增长、用眼习惯改变等因素,度数也可能悄然上升或下降,原本的镜片度数自然就不再适配。所以,即便是成年人,也应每半年左右前往专业的医学验配机构,全面检查视力状况,及时调整镜片度数,确保眼睛始终处于良好的视觉矫正环境中。
误区三:配眼镜不一定要验光
有些成人误以为,验光只是孩子配镜才需要的步骤,自己配镜时随便按原来的度数或者估摸着来就行。这可就大错特错了!在我们眼科专业领域,每个人的屈光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,会受到用眼习惯、眼部健康状况、职业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。比如,经常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的人,与长期户外工作的人,配镜需求就截然不同。因此,成人配镜前精准验光至关重要,这一步绝不能省。只有通过专业验光,获取准确的度数、瞳距、散光等参数,才能配出真正适合自己眼睛的眼镜,为清晰视界保驾护航。
误区四:镜框坏了,只换框,不换镜片
生活中,当镜框不慎损坏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只换个镜框了事。但从专业眼科角度看,眼镜的镜片和镜框是紧密配合的整体,镜片的瞳距、散光轴位等参数都是依据原配镜框精准调校的。倘若随意更换不同款式、规格的镜框,除非运气爆棚找到一模一样的,否则极大概率会改变瞳距和散光轴位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换框后戴上眼镜会头晕目眩、感觉不适。所以,若非同款镜框,为了眼睛健康着想,建议重新验光,连带镜片一起更换,确保眼镜的每一个参数都精准匹配您的眼部需求,让您看得清晰、舒适又持久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配镜虽是小事,却关乎视力长久健康。希望大家能走出这些误区,若有任何配镜或眼部健康疑问,欢迎随时来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咨询,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